MPLS MTU的定义
MPLS标签栈象“垫层”一样,位于二层数据帧头和三层IP报文头之间。在MPLS转发过程中,即使网络层报文长度小于接口MTU,增加MPLS标签后,报文长度也可能超过链路层允许发送的范围,导致报文无法转发。为此,出现了MPLS MTU的概念。
在NE40E/80E/CX600/ME60产品上,MPLS MTU的含义是如下字段的长度之和:
- MPLS标签栈
- IP首部
- IP净荷

MPLS MTU适用场景
在NE40E/80E/CX600/ME60产品上,MPLS MTU只对IP入MPLS隧道的三层流量生效。受MPLS MTU限制的MPLS报文,其标签字段之后紧邻的字段只能是IP首部。即,MPLS MTU的适用范围包括:
- MPLS L3VPN场景,在PE节点上,从用户侧到网络侧的入隧道流量。
- PE或P节点上,使用策略路由、重定向、静态路由、转发捷径(IGP Shortcut)、转发邻接(Forwarding Adjacency)等方式,将IP流量引入到LSP隧道。
- 控制平面下发的入隧道报文,例如,执行ping -vpn-instance或ping lsp产生的ICMP请求报文。
MPLS MTU的生效值
理论上,MPLS MTU = IP MTU+ n×4字节(n为标签栈中的标签个数)。
在NE40E/80E/CX600/ME60产品上,如下参数可能影响MPLS MTU生效值:
-
物理出接口下配置的接口MTU
-
物理出接口下配置的MPLS MTU
-
LDP协商到的PMTU,此参数详细介绍请参见协议的MTU协商
-
RSVP-TE协商到的PMTU,此参数详细介绍请参见协议的MTU协商
-
Tunnel接口下配置的接口MTU
MPLS MTU详细取值规则见表1。
场景 | 影响生效值的参数(√表示影响,×表示不影响),MPLS MTU实际生效值为这些参数的最小值。 | 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物理出接口配置的接口MTU值 | 物理出接口配置的MPLS MTU | LDP MTU协商值 | RSVP-TE PMTU协商制 | Tunnel接口下配置的接口MTU | |
LDP LSP | √ | √ | √ | × | × |
MPLS-TE | √ | √ | × | √ |
V6R1版本:√ 后续版本:× |
LDP over TE | √ | √ | √ | × | √ |
说明: LDP over TE场景下,由于LDP LSP经过了TE隧道,TE的Tunnel接口是LDP LSP的出接口,因此LDPLSP的MPLS MTU生效值也受Tunnel接口MTU的影响。
|
由上述规则可知,在NE40E/80E/CX600/ME60产品上的MPLS MTU实际生效值不可能比物理接口MTU大,这样可以控制IP报文进入MPLS网络时长度不超过物理接口MTU。
IP报文入MPLS隧道时的分片方式
IP报文入MPLS隧道时,对于协议报文,若IP包+Label > MPLS MTU,且DF=0,则将IP报文分片,打上标签转发;如果报文不允许分片,则丢弃。
NE40E/80E/CX600/ME60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单板类型,不同类型的单板,转发平面上,IP报文入MPLS隧道时的报文分片处理方式可能不同,可分为3种方式,见表2。
分片方式 | 分片位置 | 转发平面分片功能描述 |
---|---|---|
图2
![]() |
母板/集成板 |
|
图3
![]() |
母板/集成板 |
|
图4
![]() |
子卡 |
|